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認為,公開發(fā)行的報刊上刊登的招聘廣告,應該是可信無疑的。其實不然,雖然招聘廣告一般都有勞動或人事部門的批文字號,但這只表明該廣告的合法性,并不代表其招聘行為的合法性。求職者一定要留意那些通過合法廣告的“花言巧語”來掩飾的不法行為。招聘廣告是虛是實,是真是假,都可以從廣告字眼的“蛛絲馬跡”中探索出來。
底氣足不足。招聘廣告以招聘為目的,但企業(yè)都會利用在大眾媒體上“亮相”的機會為企業(yè)“臉上貼金”。那些在廣告上避而不談企業(yè)歷史、現(xiàn)在和未來的,其規(guī)模不會很大,難以“上臺面”。
同樣,即使是合資企業(yè),如果合資雙方均為財大氣粗的大公司,肯定會標明雙方的背景,如果籠統(tǒng)地稱為中外合資企業(yè),那么合作雙方極有可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yè)。至于只留下聯(lián)系信箱、手機號碼之類的招聘單位,還是少接觸為好,說不定哪天就會“人去樓空”。
頭銜華而不實。一些公司為了提高入職要求,或吸引較高學歷的應聘者,將職務頭銜修飾得美輪美奐,有別于一般慣用的職稱。
長請長有。一些職位空缺,長年累月都在報刊刊登廣告,仿佛永遠請不到合適的員工,請注意這可能是某些公司為測試市場動態(tài)、人力資源流動情況的一種招數(shù)。
刊登次數(shù)過頻。同一單位在短時間內連續(xù)刊登相同的招聘廣告,說明該企業(yè)招聘的人數(shù)多且急,求職成功的可能性較大。若一個單位數(shù)周后再次刊登同樣的廣告,說明該單位待遇不好,很難招到人或招到人后留不住人,應三思而行。
降格以求。以往某職位一般需求大專學歷,唯廣告中明確一般學歷及經驗即可,其實,除非申請人擁有豐富經驗或表現(xiàn)特別突出,否則難以錄取。
實則虛之。某些機構會在報刊大量刊登廣告,給人不斷發(fā)展的錯覺,目的是掩飾裁員危機,有時在財務狀況上故弄玄虛,以避開債權人的追逐壓力。
保證年薪。最常出現(xiàn)以傭金為主要收入的行業(yè),而最后能否實現(xiàn)需視入職者的工作表現(xiàn)及能力,求職者可先衡量在沒有傭金的情況下,固定底薪是否達到可接受水平,勿讓廣告字眼誤導。
“急聘”的背后。某些公司附加“急聘”、“大量求聘”等字眼,目的是借助廣告大量吸納新人,在錄用后的短期內再淘汰不合適的員工,本來“人揀你,你揀人”實屬無可厚非,但是打工仔切勿胡亂申請,以免上了“使用廉價勞動力”的當。
語法怪異。早前某報刊登被指有性別歧視的招聘廣告,經法庭裁定,由于文句中無任何標點符號,使人可得出兩種不同的理解,而成功脫罪。由此可見,雇主可以利用一長句而避開有關法律的限制,求職者宜細細推敲此類廣告的含意,以免浪費精力和時間。
高薪誘人。目前許多廣告打出的工資高得驚人,如年薪十萬、百萬,這些單位大多對學歷、經驗、能力、社會關系要求較高,不適合下崗職工,而且許多廣告是為了制造轟動效應,起促銷作用,大可不必理它。
怎樣避免招聘陷阱
首先摸清公司底細。在確定面試前,應該做好面試的準備工作。
面試當天應提高警覺,用心觀察面試地點及場合的情況,一方面為保障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可藉一些小細節(jié)觀察該公司是否正規(guī)。
1 赴面試前應向親友詳細交待面試的時間地點。
2 面試前提早十分鐘到,先觀察一下面試地點附近的地理環(huán)境與對外通道。
3 有無保安、門衛(wèi)。
4 有無公開的公司招牌及張貼告示各類登記證書。
5 是否位于舊工廠房、偏僻無人之處或住宅區(qū)。
6 面試地點非招聘啟事上的地址。
7 最好有友人相伴并備有適當?shù)姆婪镀魑铩?/P>
8 面試時,不輕易飲食點心或飲料。
9 若需繳交證件則只交復印本,不給原件,不簽名蓋章。
10 評估薪資是否合理,高額酬勞未必是合理的報酬。
11 凡是要預繳費用和保證金的必是陷阱,立即“閃”。
12 不需面試、考核,僅先繳納報名費或保證金的就業(yè)機會。
13 觀察辦公室隔間及員工座位的布置( 私人物品越多,表示員工對該公司較有向心力)。
14 為確保自身權益,清楚詢問工作內容與勞動條件。
15 是否有試工或試用的不合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