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個和尚沒水喝”談管理漏洞
作者: 時間:2010/8/17 閱讀:1140次
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無人不知:“說的是山上有座小廟,廟里有個小和尚。小廟的主持安排他每天挑水、念經(jīng)、敲木魚,給觀音菩薩案桌上的凈水瓶添水,夜里不讓老鼠來偷東西。不久,又來了個和尚,水的需求量也增加了,小和尚心想一個人去挑水太吃虧了,便要新來的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這樣總算還有水喝。后來,又來了個胖和尚,大家都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雖然很渴,但誰也不愿意主動去提水的事情。大家各念各的經(jīng),各敲各的木魚,觀音菩薩面前的凈水瓶也沒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里老鼠出來偷東西,誰也不管。結(jié)果老鼠猖獗,打翻燭臺,燃起大火,將他們賴以生存的寺廟焚毀了,三個和尚發(fā)現(xiàn)的早,逃出來了,但老主持就沒那么幸運,被大火燒死了”。
這是一個富于悲劇色彩的寓言故事,我們在感慨幾個和尚的不協(xié)作、自私自利直接導致棲身之所蕩然無存的同時,是不是也覺得那個老主持很悲哀呢?畢竟他丟了老命啊!其實在我看來,這個老和尚是自食惡果。不僅害的幾個小和尚沒有水喝,連最后住的地方都沒有。這一切都要怪罪在這個老和尚身上,因為作為一座寺廟的管理者,身在此位卻不謀其政。
老和尚的管理漏洞:
1、內(nèi)部沒有進行合理的分工;
當幾個和尚出現(xiàn)相互推諉的是時候,作為他們的管理者,老主持并沒有進行干預。沒有對其工作進行分工,直接導致可能出現(xiàn)的工作責任的不公平。所以三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2、沒有有效的制度作支撐老和尚危機意識淡薄。
用管理一個人的方式去管理多個人,當和尚人數(shù)增加后,并沒有考慮到管理上的難度,從而應有的預防性措施準備不足,沒有合理有效的制度出臺。換一句話說就是:時代已經(jīng)不同了,局面已經(jīng)改變,所面臨的挑戰(zhàn)已經(jīng)很嚴峻,但是管理者認識不到,也沒有相應的應對措施,還局限于過去的管理模式。當整個寺廟沒有水喝的時候,還是不聞不問,任其自生自滅,直至最后“寺毀人亡”。
3、管理思維狹隘、觀念陳舊;
老主持固有的倫理尊卑觀念作祟使老主持不能深入實際,不能體察“民情”,老主持自身的地位和特有的管理機制也注定下面的人不愿把真實情況及時匯報,以至于對下面的情況一無所知,自我斷絕了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道路。
針對一個企業(yè)來說,你現(xiàn)在只有“三個人”就已經(jīng)沒水吃了,那有三十個人、三百個人豈不是天方夜譚了?這樣的話,企業(yè)何談做大、做強、做久?!當你在用老主持管理寺廟的方式管理你企業(yè)的時候,你已經(jīng)很危險了,那一把火在今天這個危機環(huán)境下可能會提前燒起來。
來源: